距开幕还有0

长沙国际绿色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博览会暨世界建造业大会

Changsha International Gree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Expo & World Construction Conference

时间:2024年11月7日-9日

地点: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地铁2号线/4号线,光达站)

新型城镇化潮流下的城市设计与创新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和发展要求,而全面提升城镇建设水平更是成为了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之一。面对这样的形式,作为交叉学科的城市设计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推动城镇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支撑。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建设水平方面的不足很大程度源于观念、制度滞后以及相应技术手段的缺失。因此,我们希望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如何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提出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30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经济迅猛增长,但也引起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大量人口的集聚导致土地资源压力的剧增,城市开发对风貌资源的破坏、对历史文化的忽视、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城市建设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都导致城市特色与竞争力的逐步丧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设计从1980年代的探索,到1990年代的推广提高,再到新世纪的完善与反思,在实践中应对问题,逐渐走向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国近600座城市及许多乡镇都开展了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工作。城市环境面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有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得到加强。通过城市设计这一途径,国内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增进了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国外高水平的城市设计机构与知名设计师纷纷“登陆”中国,促进了国内城市设计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意识、一种观念逐步为广大政府官员、设计人员、开发商和市民所接受,市民的城市环境意识明显加强,这一点必将对中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二、我国城市设计的价值

相较城市规划来说,城市设计更为关注对于三维形态的塑造与控制,但绝不仅仅局限于单纯从视觉审美层面来看待城市,城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城市设计中需要综合考量的要素。城市设计是“在型体方面所做的构思,用以达到人类某些目标——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或技术的”,是“对城市形体所进行的设计,……其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正是因为从多维角度来刻画城市形态的特殊价值,城市设计才能做到“在专业上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它涉及城市尺度的组织和设计,着眼于建筑物的体量及建筑物之间空间的组织,……”。其目的是“将建筑物、建筑物与街道、街道与公园等城市构成要素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来看待、处理,以创造美观、舒适的城市空间”。可以看出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构成城市形态的“虚(空间)”“实(建筑)”要素,因此,城市设计可以被定义为“对城市建筑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城市设计作为辅助城市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整体形象以及活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设计的概念分类

(一)Symbio City 共生城市

共生城市通过发掘项目所在地的发展潜力来确定城市发展框架,从而保证每个居民的生活品质。整个构想充分考虑地块所处的环境文脉,并整合处于一个转型期间现状社会网络。设计者希望可以促进现存社区与新建社区、自我发展与投资导向的发展、高密度城市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合作。

由于城市的无序蔓延,设计者在中心周边设定清晰的边界,从而保护现有的农业区并提高农业人口的耕地面积,这样可以建成快速有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并且更合理地使用土地。

(二)Boundless City无边界之城

尽管现代主义思潮正在全球传播,但设计者质疑曼哈顿主义是否是正确的城市发展模式。曼哈顿主义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类型,亚洲城市(例如,上海、新加坡和北京)正成为新的曼哈顿主义城市,被玻璃盒子般的摩天大楼覆盖。然而,这些城市正面临着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和能源短缺的问题。亚洲面临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是选择曼哈顿主义?还是以东方哲学为依据的全新方法?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生活环境。苏州园林中建筑位于树与水之中,因此无论观光者还是居民都可以观赏周围的景致。古人的东方哲学教会我们: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东方人不想改变环境,而是要将建筑融入到自然中。总体上来说,建筑是无边界的。

(三)Village City乡村城市

乡村城市以一个新的更完善的模型整合了乡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性。

首先,设计者利用现有的公路、绿地和水体,确保未来发展与现状是有连续性的。这有助于提高新城市的可识别性,并且将城市的现在与过去联系在一起。其次,提议将环形系统作为该城市交通的主干。该基础设施系统可以与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和私人运输系统结合在一起,例如,快速公交(BRT)车道和自行车道。再次,综合各种功能,提高了土地利用,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土地利用的可能。

最后,多样性社区和太阳能利用构成了提高生活品质标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