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开幕还有0

长沙国际绿色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博览会暨世界建造业大会

Changsha International Gree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Expo & World Construction Conference

时间:2024年11月7日-9日

地点: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地铁2号线/4号线,光达站)

改革开放40年——湖南住房和城乡建设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11月6日上午10点,湖南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长沙正式举行。湖南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鹿山,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易继红,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宁艳芳出席发布会,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改革发展情况。

四十年来,省住建厅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全省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城镇人口快速集聚,城乡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迅速变化。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形成,城镇化步入新阶段。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17年,全省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54.62%,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长了5倍,由1978年的593.86万人增加到3747万人,年均增长80万人;全省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达2952平方公里,较1978年增长了5倍多。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地,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城镇常住人口,“村民”逐步转型为“市民”。

城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区域中心城市和长株潭、郴州大十字、益沅桃、邵阳东部城镇群等区域城镇群加速成长,成为全省城镇化的核心力量。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以占全省1/7的土地面积和1/5的人口总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总量的43.86%,成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城镇群之一。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岳阳、郴州、怀化为增长极的“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解。2012年、2014年两次召开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湖南省贯彻落实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加速推进村庄规划、镇规划“全覆盖”工作。全省51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在市民化、投融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十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突出保障,谱写了城乡住房建设新篇章。住房建设规模大幅增加,告别了住房严重短缺的时代,实现了从“蜗居”到“宜居”的历史性转变。

住房条件大幅改善。自1998年彻底改革住房分配制度后,极大地调动了市场投资建设商品房的积极性。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3.9㎡提高到2017年的46.5㎡,新建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97%。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10.5㎡提高到2017年的63.52㎡。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65%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因地制宜推广,遮阳、通风、节能门窗、雨水入渗、立体绿化、被动房、绿色农房等技术加速应用。截至2018年10月,全省47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排名全国第6,总建筑面积5227.35万㎡。当前,适合湖南实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正在加快构建。

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健全。自2008年建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来,全省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254.25万套,完成棚改直接投资6545亿余元,近1000万人因此“出棚进楼”;建设公租房105.46万套,分配使用101.3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8.22万户,累计为119.52万户、358万人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从1993年住房公积金试点起到2017年,全省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达到304万人,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211亿元,累计1481万城镇职工受益,住房公积金贷款人数和规模均居中部六省首位。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6.54万户,帮助463万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

房地产业发展壮大。随着九十年代中期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推进,房地产业逐步成长为全省支柱性产业之一。201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426.1亿元,比1995年增长66.4倍,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0.94%;商品房销售面积8532.3万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57.6倍。商品房销售额4460.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0.03%。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超过7700家,物业服务企业超过3700家,直接创造了6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金融、建筑、建材、冶金、家电、物流、商贸等50多个行业的发展。

四十年来,省住建厅坚持健全配套、提升品质,塑造了城乡人居环境新形象。始终坚持“一尊重五统筹”,不断改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基本现代化中彰显了住建担当。

市政配套更为完善。建成了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相比1978年,城市道路总长度增长超22倍,城市供水能力大幅增强,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从无到有。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两供两治”等专项行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省累计建成运行城市(县城)供水厂216座、污水处理厂154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09座,实现了县城以上全覆盖。全省县以上城镇燃气普及率85.6%,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为94.9%、99%。实施了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全省建成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130.7公里,海绵城市项目196个竣工、建成区域总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全面加强,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49座、垃圾处理设施1287座。

城乡建设更有品质。持续开展了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共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4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34个,17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省县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9.79㎡。基本消除地级城市建成区76%的黑臭水体。风景名胜区达71处,步入全国先进行列。累计创建170个全国重点镇、16个全国特色小镇、257个中国传统村落、12个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38个美丽宜居村镇、19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48个省级美丽乡镇、1430个绿色村庄;4个县(市、区)被列入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百县示范;5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

管理执法更加规范。制定《湖南省物业管理条例》《湖南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出台了全国首部省级城管执法地方性法规—《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建立了全省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全省“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活动;各市州均建立健全了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性审核、重大执法案件集体研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执法工作监督考核等制度。

四十年来,省住建厅坚持质量并举、绿色发展,开创了建筑业转型升级新局面。建筑业快速发展壮大,建筑企业加速“走出去”,形成“开放崛起”新势能,阔步向建筑业强省迈进。

建筑业加速转型升级。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7.1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422.86亿元,即将挺进万亿产业“俱乐部”。2017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6%。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达9055家,其中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4495家、具有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5842家、劳务分包企业2805家。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从2009年1.4人降低到2017年0.32人。累计63项工程获鲁班奖,34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1085项工程获芙蓉奖。“一带一路”地区成为我省建筑业“走出去”的对外承包工程主战场。

装配式建筑全国领先。拥有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1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3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9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4家、国家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1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和项目实现14个市州全覆盖。连续举办三届“湖南(长沙)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程技术博览会”。全省装配式建筑年生产能力达到2500万㎡,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3000万㎡,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建筑业“放管服”改革深化。全面推行“互联网+图审”,实现“零付费”“零跑路”“零接触”在线施工图审查。率先全国建立招投标活动打招呼登记报告和招投标失信黑名单制度;大力推动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铺开。建筑业信息化加快推进,BIM技术快速推广。